第七章 這當然是個奇蹟 I ─ 陪你讀霍金《大設計》The Grand Design

Submitted by arthur on Sat, 11/12/2011 - 10:02

陳以聖 / 原載:κrazian

奇蹟之一,是我們「只有一個」太陽。說起來,這都是中國人的功勞。要不是大英雄后羿將其餘的九個太陽撂倒,這年頭絕對不會有人說什麼:要「走出陰影,迎向陽光」。誠然,大英雄為什麼不也把月亮給射下來,將嫦娥活逮,至今仍是個謎。也許英雄的心還是太軟!

霍金說,果真有那麼多太陽,麻煩可就大了,絕不只是熱爆了而已。

第六章 挑個宇宙吧 III ─ 陪你讀霍金《大設計》The Grand Design

Submitted by arthur on Sun, 11/06/2011 - 18:41

陳以聖 / 原載:κrazian

看來,我輩如此執著,從牛頓到麥斯威爾、從愛因斯坦到費曼,精銳盡出,奮力要找出那宇宙終極的物理定律,到頭來真是一場空?!宇宙的產生是那麼的隨性,如何期望弄明白所有的定律呢?我們這宇宙長成這模樣,我們測呀測、量呀量,好不容易才累積到今天的成就。可現在說,這宇宙只是剛巧長成這樣,還有其他千千萬萬無數的宇宙,非但長得各自不同,連主宰那些宇宙的物理定律,也都全套全套,各自獨立。真令人傻眼了。

第六章 挑個宇宙吧 II ─ 陪你讀霍金《大設計》The Grand Design

Submitted by arthur on Sat, 11/05/2011 - 09:57

陳以聖 / 原載:κrazian

咱們再回頭來看時空扭曲的問題。三度空間加上時間成四度空間,其扭曲到底是何德性,我們大概很難想像。不如試從兩度空間的扭曲情況來理解。回到那彈簧床上巨嬰的例子。原本平坦的彈簧床就是個二度空間。當巨嬰端坐正中,即造成床面誇張的扭曲,深深凹陷下去。我們因為保持旁觀姿態,所以能好整以暇,看得清清楚楚:所謂扭曲,說穿了,不過就是向第三度空間「凸入」罷了。

第六章 挑個宇宙吧 I ─ 陪你讀霍金《大設計》The Grand Design

Submitted by arthur on Sun, 10/16/2011 - 18:44

陳以聖 / 原載:κrazian

我們這宇宙是何時誕生的?你可知道,就連能問這個問題,都已經是多大的進步!

清朗的夏夜,仰望星空,難免對這「亙古不變」的宇宙,既神往又感傷。然 1929 年 Edwin Hubble 的論文卻說,極目四眺,這周遭所有銀河系都正不斷的、快速的棄我們而去。而且,那愈遠的跑得還愈快!也就是說,宇宙這當下正持續的膨脹著,全然不是「亙古不變」那回事。

第五章 那關於一切的理論 V ─ 陪你讀霍金《大設計》The Grand Design

Submitted by arthur on Sat, 09/03/2011 - 16:59

陳以聖 / 原載:κrazian

「費曼圖」不僅用以計算已知的量子力場現象,還神準的預測了一些尚未觀察到的原子行為。於是,此圖一時蔚為風潮,各路英雄好漢均想用這套方法,解釋其他三個宇宙原力。但是,這四個力到底是否各自獨立,都還很難說?很可能它們只是一個力的四個面向,是我們自己搞不清楚罷了。

第五章 那關於一切的理論 IV ─ 陪你讀霍金《大設計》The Grand Design

Submitted by arthur on Sat, 07/16/2011 - 16:01

陳以聖 / 原載:κrazian

這裡霍金舉了地圖的例子。地圖是平面的,也就是二維的空間;而真正的地球是立體的球形,是三維的空間。地圖看習慣了,往往會「扭曲」了這個世界。住在北半球的多數人都說,南半球的國家是在「下面」。住在歐洲的人,就說亞洲在「遠東」,後來連美國人也都這麼說,儘管他們要去亞洲的時候,並不會笨到真的向東飛行。

第五章 那關於一切的理論 III ─ 陪你讀霍金《大設計》The Grand Design

Submitted by arthur on Fri, 07/15/2011 - 12:37

陳以聖 / 原載:κrazian

我們可以想像一個頑童搭飛機。他坐在經濟艙的最後一排,玩著手電筒。他很羨慕前頭商務艙的服務和餐點,手電筒忍不住要照向前面的牆板上。光的速度很快,大家都知道,每秒鐘可以繞地球七圈半。光線從頑童手上出發,到達商務艙的牆板,大概只需要10奈秒(nano second,10-12秒)。如果這架飛機是用透明材質製造的,那麼,你站在地面望上看,便可以看到頑童的遊戲。別忘了,頑童的遊戲進行的當下,那飛機還是不停的向前飛,所以,在你眼中,手電筒那道光線所走的距離,勢必要比頑童自己看到的還要再多上那麼一些些。這多出來的一些些,就是在那短短的10奈秒時間內,飛機又向前飛出的小小距離。

遲到遲到,孩子為什麼總是遲到?

Submitted by arthur on Mon, 06/13/2011 - 14:24

陳以聖 / 原載:κrazian

每天早上,家裡都上演著同樣的劇碼?喊小孩起床要叫 N 次;催他出門再叫 M 次;而 N + M = 無理數。但是,結果呢,孩子每天照樣「剛剛好」遲到。令人又氣又納悶:所有事情都提早一分鐘,不就得了嗎?這麼簡單的事情,怎麼弄得比登天還難似的?真想擎根棍子將他打下床,或是提桶水沖得他魂飛魄散,方能稍解胸中的怒氣。

我們總是替他焦急:也許是擔心他會因遲到而遭到處罰,但更氣他不養成好的時間管理習慣。可是我們的做法卻往往適得其反。當我們叫他時,我們同時也向他傳達了一個訊息:有人在幫忙注意時間,所以自己可以不用注意。同樣的道理,當我們說「再不快點就要遲到了」,我們又向他傳遞了另一個訊息:「遲到」這件事情有人在幫忙擔心著,所以自己的「擔心責任」就減輕了。結果,演變成惡性循環:我們愈急,他愈不當回事兒;他愈拖拖拉拉,我們愈急躁。氣氛關係都弄擰了,問題不但沒解決,還變得更糟。

第五章 那關於一切的理論 II ─ 陪你讀霍金《大設計》The Grand Design

Submitted by arthur on Mon, 03/14/2011 - 22:09

陳以聖 / 原載:κrazian

法拉第之後,大家對於電磁學的瞭解又停頓了好一段時間,直到1860年代,蘇格蘭的麥斯威爾(James Clerk Maxwell)才又再起風雲。他先是將電力和磁力以數學方程式結合起來,成為「電磁場」。換句話說,這兩個力其實是一碼子事,是一體的兩面。接著,他又根據實驗數據計算,發現電磁場的傳播速度幾乎等於光速。意思是說,我這裏的電磁場一變動,您那裡很快就感覺到,這其間和光速一樣快。就像你一起心動念,想要回家, 家裡的狗立刻有所感應,便晃到門口準備迎接你,那樣的感應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