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以聖■譯 / 原載:κrazian
1977年,我欣賞了桑尼·羅林斯(Sonny Rollins)在柏克萊的表演;他是當時旋律最動人的薩克斯風手之一。三十年後的今天,儘管我已經忘了任何他所吹奏的音,但是,他的一些節奏我還是清清楚楚的記得。有一回,羅林斯即興演奏了三分半鐘,從頭到尾就只有一個音,不斷的重複,卻變換著節奏與細微的音長差異。沒想到單一個音也能耍成這樣!聽眾們如癡如醉,並非他的旋律有何出奇,全都是因為「節奏」的關係。
♣
陳以聖■譯 / 原載:κrazian
1977年,我欣賞了桑尼·羅林斯(Sonny Rollins)在柏克萊的表演;他是當時旋律最動人的薩克斯風手之一。三十年後的今天,儘管我已經忘了任何他所吹奏的音,但是,他的一些節奏我還是清清楚楚的記得。有一回,羅林斯即興演奏了三分半鐘,從頭到尾就只有一個音,不斷的重複,卻變換著節奏與細微的音長差異。沒想到單一個音也能耍成這樣!聽眾們如癡如醉,並非他的旋律有何出奇,全都是因為「節奏」的關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