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以聖■譯 / 原載:κrazian
任何一個音階當中的音,以相對重要性而言,是有著階層關係的:有些音較為「穩定」,在曲子結構上也比較重要,或是較像結束音,因而我們聽起來會感到不同的張力和完結(tension and resolution)。在大調中,最穩定的音就是第一音級(first degree),又稱之為主音(tonic)。換言之,音階中所有其他的音,似乎都指向這個主音,只不過其指向的強度(momentum)有所不同。最強的要數第七音級了;以C大調而言,那個音就是B。指向主音強度最弱的,是第五音級;在C大調中,即為G。它的指向性最弱的原因,是它聽起來相對穩定。也就是說,如果一首歌曲的結尾音是第五音級,我們並不會覺得不對勁,或懸而未決(unresolved)。凱蘿·昆曼索(Carol Krumhansl) 及其同僚對此做了一番研究,她們發現,一般人儘管是被動的接觸音樂及其蘊含的文化特色,但是,就已經在不知不覺中,將此「階層原則」深印在腦海中了。
所謂的「和弦」,不過是同時演奏一組三個或以上的音符罷了。它們通常是選自某個常用的音階,而所選的這三個音符,必須能夠代表該音階的特色。一個典型的和弦,是取第一、第三、和第五音級組合而成。但是,由於大調和小調的「全半」音程排列順序並不相同,因此,雖然三個音的取法是相同的,但其所產生的間隔距離卻不一樣。比方說,如果我們用C大調的音來設計一個和弦,第一個音用C,那麼這三個音就是C、E和G。但是,假如我們改用C小調,則一三五音級就會變成C、降E和G。就因為這第三音級的差異(從E變成降E),大調和弦(major chord)變成了小調和弦(minor chord)。我們一般人,就算沒受過任何音樂訓練,也搞不懂那些專業術語,但是要區分它們卻也不是甚麼難事。大調和弦聽起來愉悅,小調和弦則有點悲傷、省思、或甚至帶點異國情調。最基本的搖滾和鄉村歌曲,都只用大調和弦,例如:「強尼要乖」(Johnny B. Goode)、「隨風飄散」(Blowin' in the Wind)、「酒館女人」(Honky Tonk Women)、以及「媽媽別讓小孩當牛仔」(Mammas Don't Let Your Babies Grow Up to Be Cowboys)等,都是如此。
小調和弦替音樂增添了色彩。門戶合唱團(Doors)的「點燃我吧」(Light My Fire)就是先用小調和弦唱出主歌(你知道那不會是真的You know that it would be untrue...),接著用大調和弦帶出副歌(來吧寶貝,點燃我吧Come on baby, light my fire)。在「裘琳」(Jolene)歌中,桃莉·芭頓(Dolly Parton)則將小調和大調和弦混用,以產生憂鬱的聲音。平克·佛洛伊德(Pink Floyd)「動物」專輯中 的「綿羊」,更幾乎是只用小調和弦一曲到底。
如同音階中的音一般,和弦之間的相對穩定性,視樂曲的內涵而定,也存在著階層關係。所有的音樂傳統都有一些固定的和弦行進順序。大多數五歲的小孩子,都能夠將其音樂文化裡典型(合法)的和弦行進規則內化;一旦聽到例外的行進順序,立刻就能察覺,就好像我們若聽到「這披薩熱得睡不著」,就覺得不對勁一樣。人腦要能夠如此,勢必得將音樂規則和音樂結構的抽象形式,以神經元的網路連結方式儲存。而這一切,都在不知不覺中就完成了。年輕的時候,我們的大腦就像海綿一樣,是個強力吸收體,饑渴的吸取所有的聲音,並將其納入神經元的網路結構當中。等到年歲漸長,神經線路愈來愈僵化,這時,對於新的音樂系統,或甚至新的語言系統,都會變得難以接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