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以聖 / 原載:κrazian
為什麼有這麼個宇宙?我們為何而存在?是否有個全能的上帝主宰著這一切?這類問題我們也許不會常常問,但遲早總還要問,尤其是當生命大幅轉折時,或接近終了時,更是非問不可。自己沒有答案,多數人便向宗教裡去尋,少數人則從哲學裡得到滿足。但科學的進展,一向都是最可靠解答的來源,它一層一層的向我們揭露遠為令人信服的答案。近代物理學、天文宇宙科學、演化生物學、演化心理學/醫學、基因科學、認知神經科學...等等,每一門學科的進展,都讓我們對這類問題產生新的洞見。問題是,一般人有足夠的空閒和耐心,以及機緣,去領略各個科學領域的發現所蘊含的意義嗎?
宗教每隔一段時間,就有一些說詞變得荒誕;哲學思想若經過一段時期,未能從科學汲取新的能量,修正原本的空想,就會得不到人心而逐漸式微。而科學的生命力之所以特別強韌,全在於其無止盡自我更新、自我超越的企圖心。在科學上,今日為真的,明日可能為非。然而,其「非」卻也並不是全然的否定推翻,而是以更全面周到的理論,取代或涵蓋較為侷限性的理論。例如量子力學之於古典的牛頓力學,便是如此。
科學進展的另外一個特色,是能夠擴展人類知覺的侷限。所謂「眼見為憑」,或是必須符合「經驗」與「直覺」,都因為人類感官的不夠可靠,或不夠寬廣(無法觸及太巨大或極微小的尺度),而必須倚賴科學所帶來的新工具與新發現,純粹從邏輯推理來吸收。空氣看不見,超音波聽不到,但是我們還是知道了它們的存在,不是嗎?
站在科學的最前端,我們會遇到一個問題:當兩個不同的理論都可以解釋目前所知的現象時,到底要選哪一個呢?若沒有更新的證據,可以肯定或否定其中一個理論,誰能說哪一個理論比較「正確」,或是比較「好」呢?另外一個問題是:科學的進步到底是永無止境的,還是終究會找到一個完全的理論,解釋這一切,成為「科學的終結」?就像福山「歷史的終結」所說的那樣,冷戰結束後,民主自由和資本主義贏得最後勝利,雖然不是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卻再也變不出新花樣,於是就沒什麼看/搞頭了。
霍金認為我們已經很接近了,那就是 M 理論。M 理論不是個單一的理論,而比較像是一組「精選理論集」。其中的每一個「理論成員」,都可以用來解釋某一個範圍的自然現象,彼此重疊,從而建構其完整的宇宙圖像。
M 理論中,宇宙不會只有我們所在的這一個而已,而是有許多許多個。彼此可能都大不相同,而幸運的我們所在的這個宇宙,正好條件上足以產生我們的生存環境,以及我們這樣的生物。其他的宇宙很可能按照另一組物理定律運行,而完全產生不了我們這樣的生物。從這個角度看來,甚至說我們是這宇宙的上帝都不為過。
完整的理論,除了要解釋眼下宇宙運行的所有道哩,還要能回答:為什麼是「有」,而非「無」?又為何是現在這副模樣,而不是另外一套?這些終極的問題就是本書要談的主題。
♣
或許科學之所以相較於宗教、哲學
或許科學之所以相較於宗教、哲學,更大的特點是科學總是能從真實世界得到直觀、或最起碼較為客觀確實的印證?
科學是一種態度,野心勃勃卻又謹小慎微
科學是一種態度,野心勃勃卻又謹小慎微
可以沒有答案,卻不能矛盾自欺;可以一再推翻、更新,不願感情用事、作繭自縛
以這樣的態度面對人生,是沒有界限的輕盈自在